新朋友註冊 享購物金100元 | 全館滿$2500 享超商免運
icon-search

美容產品真的有「停滯期」嗎?

妳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?剛開始使用一套新的保養品時,效果驚人,肌膚容光煥發,但用了一段時間後,卻開始覺得「無感」了,彷彿保養進入停滯期。

難道是肌膚對產品產生了惰性?

我是不是該換新的產品了?

這些疑惑開始在心中打轉。別擔心,這是許多人共有的保養迷思。今天,就讓我們從專業的角度來解析,保養品真的有所謂的「停滯期」嗎?

「保養停滯期」的真相:這其實是肌膚恢復穩定的訊號

肌膚並不會對保養品產生「免疫」或「惰性」。

保養品中的有效成分,例如保濕因子、維他命或植物精華,它們的作用是協助肌膚維持健康運作,並提供所需的滋養。當妳剛開始使用一款產品時,肌膚通常處於某種待改善的狀態(例如缺水、黯沉),所以使用初期效果會非常顯著。

當肌膚狀況被有效改善到一個穩定、健康的水平後,效果自然會趨於平緩。這時候的「無感」,其實是肌膚已經達到妳保養品能提供的最佳穩定狀態,這是一個好訊號,而不是產品失效。

但是,如果妳開始出現緊繃、乾燥、甚至小狀況變多的現象,那可能就不是單純的「停滯期」了,而是以下這些外在因素在作祟。

新增標題 (1)

感覺無感?請先檢視妳的保養習慣與環境因素

在決定更換產品之前,我們建議妳先進行一次簡單的自我檢查。很多時候,「停滯無感」並非產品的問題,而是我們的使用方式或客觀環境發生變化:

1.用量與方式是否正確?

• 檢查用量: 妳是否精華液和乳霜的用量不足,很有機會因此無法達到理想的保養效果。
• 確認吸收: 塗抹保養品時是否足夠輕柔、有搭配適度的按摩?良好的吸收是效果的基礎。

2.最近的生活環境是否有變動?

• 季節變化: 像是秋季的乾燥、冬季的低溫,都會讓肌膚的水分散失加快。原本夏天夠用的保濕,在換季時可能就不夠力了。
• 壓力與作息: 熬夜、壓力大會影響內分泌,讓肌膚狀態不穩定。即使保養品不變,肌膚也會表現得比較差。
• 飲食習慣: 像我們之前提到的,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取,也可能影響肌膚的發炎反應,讓保養效果大打折扣。

3.肌膚狀況是否已改變?


• 妳的肌膚可能已經從缺水性乾燥,轉變為需要強化皮脂膜的階段這時候如果只補充水性精華,而沒有適度的油脂鎖水,自然會感覺到保養不夠力。

新增標題 (3)

如果真的無感了,可以怎麼做?聰明的「疊加」與「微調」

如果妳排除了上述所有外在因素,覺得肌膚保養可以再進化,請不要一鼓作氣將所有產品都換掉,而是建議採取「疊加」與「微調」的策略:

1.加強肌膚調理: 可以在保養的第一步,加入一些有助於提升肌膚活力的產品,讓肌膚底層狀態更健康。

• 推薦保養步驟加入: 初肽生肌安瓶。它能幫助肌膚代謝更新,使後續保養成分更有效吸收,突破無感。

2.聰明鎖水: 很多「無感」其實是「鎖水不足」。妳可以適度在保養的最後一步疊加親膚的美容油。

• 推薦搭配: 米萃全效植潤油,油類保養能幫助強化肌膚的屏障,高效鎖住之前補充的水分和營養,讓肌膚維持飽滿光澤,這往往是突破停滯感的小撇步。

3.局部加強: 基礎保養品不變,但針對局部的特殊需求(例如暗沉、細紋)加入高效能的精華,進行「重點式」的加強。

• 推薦搭配: 針對膚色黯沉不均,可使用左C;針對細紋、緊實度,可使用初蒔AB醇。透過高效成分的局部加乘,讓肌膚狀態全面提升。


變換保養品的建議原則:穩定比新鮮更重要

美容產品通常需要經過一個肌膚的代謝週期(約28天),才能真正看到功效的穩定呈現。

保養品通常建議不要隨意更換。如果妳的產品在使用時沒有產生任何不適,且能維持肌膚的穩定健康,那麼維持使用一段時間是最好的選擇。

頻繁更換保養品,特別是換用多款高活性成分的產品,反而可能對肌膚造成負擔,打亂肌膚的平衡,讓肌膚變得更敏弱。

希望這篇文章建議能幫助妳,聰明地應對保養中的小困惑!
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